設備組成 | 基本要求 |
爐體結構 | 1. 爐殼具備較好耐溫性,長期使用下爐殼不因高溫變形,易于清理,顏色搭配合理美觀,油漆無起泡、掛漆現象; 2. 傳動組件防護全面,避免安全風險,電氣防護齊全; 3. 爐殼結構合理,避免設備局部部件(電氣元件、鉸鏈、卡扣等)長期過熱,影響使用壽命; 4. 爐門開啟需考慮作業便捷性,避免高溫取料時作業不便,導致高溫灼傷等安全問題;若設計為升降式,爐體上部分升降高度大于1000mm;若為其他結構形式,爐門開啟角度需要方便石英管放入和取出;并且盡可能提高密封性能,防止溫場不均勻; 5. 爐體上安裝1-2個觀察鏡,以便觀察石英管在內部轉動狀態; 6. 在使用溫度范圍內,升溫保溫降溫過程中爐殼表面溫度≤45℃; |
爐膛結構 | 1. 爐襯使用真空成型高純氧化鋁聚輕材料制作而成,取放物料易碰位置(爐口、爐底)采用輕質空心球氧化鋁板,使用溫度高,蓄熱量小,耐急熱急冷、不裂縫、不掉渣、保溫性能好; 2. 采用三層保溫,分別為:硅酸鋁纖維板、氧化鋁纖維板、氧化鋁(多晶)纖維板 3. 爐膛內部穿插4-6根碳化硅滾軸; 4. 保溫材料厚度考慮充分,避免漏熱問題; |
爐管及滾軸結構 | 1. 爐管為帶封蓋的石英管,尺寸詳見圖紙; 2. 滾軸為碳化硅材質,兩邊焊接卡環或者做變徑,用于固定石英管,防止在旋轉式石英管左右移動,尺寸詳見圖紙;碳化硅滾軸需由設備供應商進行采購和組裝,最好可做成兩個滾軸間距可調節,以便適應后期石英管管徑改變; 3. 石英管內部每90°焊接有翻料板,錯縫焊接,可以滿足粉料翻動效果,避免粉料黏連結塊; |
回轉傳動結構 | 1. 爐體兩側設回轉傳動結構,傳動機構以摩擦傳動方式為主,碳化硅滾受力后帶動內部石英管轉動。傳動方式需確保碳化硅滾軸徑向受力小,避免因徑向受力導致開裂,影響使用壽命; 2. 電機配備變頻電機,1-5r/min變頻電機可調,可設置正轉反轉; 3. 設計兩套旋轉機構可獨立運行,每套傳動在兩側同步運行,同時帶動碳化硅管運行 |
控制系統 | 1. 控溫工藝可保存5條及以上,每條工藝內含30段及以上溫度設置,可以在線編輯; 2. 控溫系統具備連續PID調節、熱電偶失效報警、超溫報警、設備實時功率顯示、溫度補償設置等功能,溫度實時監測,具備溫度曲線記錄,歷史數據導出; 3. 控制面板觸屏式或鍵鼠式均可; 4. 設置功耗自動計算,自動計算每爐次耗電量; 5. 配備急停按鈕; |
加熱控溫系統 | 1. 滿足使用溫度1200~1400℃,工藝節拍為間歇式,室溫升溫→恒溫2~8h→降溫至室溫。 2. 升溫速率可自由調節,調節范圍:最快升溫速率每分鐘10度、最慢升溫速率每小時1度(1度/h) 3. 3個及以上溫區,溫區長度需確保爐管均溫區長度1.3m及以上,恒溫階段均溫區內溫場均勻性±5℃,控溫精度±1℃。 4. 爐膛加熱元件使用硅碳棒,四周或上下并聯排布,單側接線,方便安裝更換; 5. 溫控系統采用可控硅調壓方式控溫; 6. 測溫熱電偶使用S分度熱電偶,單獨設置一路熱電偶,可用于恒溫階段間歇性測量石英管內均溫區溫度,標定溫度補償值; |
其他 | 1. 隨設備提供設備配套安裝需求(含水、電、氣、地面等要求)1份、合格證1份、設備說明書1份、操作說明書1份、電氣圖紙(電氣原理圖,進出線引入端子,端子要有注釋)1份、CAD裝配圖1份、易損件清單(含價格)1份、維護保養手冊1份、標準件品牌型號清單1份、發貨清單1份,設備出廠提供檢測報告; 2. 電柜組件配置風扇降溫散熱,線路擺布疏密正常,禁止飛線、零散,走線槽固定; 3. 設備具有通訊網口,可通過以太網通訊讀取設備關鍵數據。 4. 隨設備提供配件坩堝鉗一把,高溫手套一副,硅碳棒2支 |